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一项迫切的任务,胡锦涛同志一直很关心这个问题,因此在他参加十民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和讨论时,我院部门所所长厉无畏研究员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题作了发言,主要谈了四点想法:
第一,要把握世界产业服务化的大趋势。因为不仅从产业结构来说,服务业占的比重越来越大,即使从产业活动中,服务环节在各环节中所占价值也越来越重,其中包括研发、投融资及最后的销售服务等,都存在很大的价值挖掘空间,所以要通过把握这样的趋势,使有条件的企业向服务业延伸, 而没有条件的企业,则适合搞非核心业务外包,这样就形成发展的大趋势。比如,上海生产装备的企业,为何不能联合向搞装备产业的租赁公司发展?现在国际上装备的机器70%以上是租赁出去的,我们呢,95%都是要卖掉。这既有利于扩大市场,避免资源浪费,同时也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。
第二,现代服务业不仅仅是生产性服务,所谓现代服务业,是由三大体系构成,以现代经营理念、现代的产业组织方式和现代的科学支撑满足现代化需求的服务业。第一个体系是带有基础性、保障性的公共服务,包括交通、通信、基本医疗卫生、基础教育等。目前强调自主创新,还应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比如上海利用农业基因库,吸引人才来上海搞研究。目前取得120多项得到国家级奖励的项目,种源中心由此形成了。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。第二块是生产性服务,就是刚刚讲的问题,向服务业延伸,搞服务外包,通过服务来提高一、二产业的生产效率。第三大体系是为个人消费服务,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,如终身教育,文化消费,跟人的终身发展联系在一起。这块是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最大的。我们的最终消费,上海大概在38%,发达国家要达到占GDP的60%多,这说明我们有很大的空间,其中有物质性的也有非物质性的,也有服务性的,随着经济发展,服务性的消费会越来越多,物质性消费的比重将逐步降低。
第三,是关于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的问题。因为现代服务业需要现代产业组织,其竞争力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,一是跨区域的网络结构,没有这个网络组织,提升竞争力几乎不可能,反之形成了网络结构,别人要挤占你就非常困难。比如美国有个三A公司,汽车服务,不管在何处,你打电话,半小时内最近的网点派人到现场解决问题。车子抛锚的话,他把你的车子开走,提供一辆车,让你可以继续办事,几天后再去换回你自己的车。三A公司在全国布满网点,其他国家的竞争者想进入他的市场就很难了。如果在国外企业进来前,我们不能形成自己的跨区域网络组织,我们就难以与之竞争。以前我们的旅游业就存在这样的问题:在一个城市内搞酒店集团。而国外企业的策略是顺着旅游线路布网点于各个城市。同一顾客,在不同的城市可以入住同一个集团的酒店,但不会在一个城市内每天更换同一集团旗下的不同酒店。二是品牌问题,我们没有很好的建立起品牌,很大问题在于我们缺乏服务创新和服务规范,规范就是标准化的问题。产品有标准,服务很难设标准,但越没标准,越容易造成投诉,因为服务是很难收回来重做的。设了标准,问题就简单了。像日本,零售业都有标准,他们将服务分解为7个部分。把规范做好,你的品牌就建立起来了,使人家看到你的牌子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、处于什么标准。所以,网络结构和品牌是服务业取胜的关键。
最后,政府的财税支持也很重要。目前的政策是,企业员工年薪超过一万元、接待费用超过3%的要税后列支,对智力服务业而言,一般员工的年薪不可能在一万元以下,一般都会在十几万乃至更高。这些企业主要的成本都集中在公关应酬和人力成本两块,要求企业税后列支,意味着要交33%的企业所得税,这两块卡住了,企业还怎么发展?另外政府对服务贸易出口要支持。韩国电影为何能向亚洲大量出口?是由政府在支持,所有的翻译费用是政府买单。我们必须看到,文化不出去,产品也就难出去。
(由本网站根据采访录音整理编辑)